从进口胶印机数量看去产能的漫长和复杂

2018/12/3 0:00:00来源:快印客作者:梓沐

快印客导读】最近20年,印刷圈到底买了多少进口胶印机?及为什么说去产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商业教皇”布鲁诺·蒂茨曾说:企业未来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一个好的战略,只有落实到每个细节上,才能发挥作用。管理是个技术活,印刷家联合行业专家和知名经理人打造针对印刷行业特点的优秀课程,“轻量化”学习,帮助你不断精进。


5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表现良好:实现营收2275.1亿元,同比增长9.4%;利润总额136.8亿元,同比增长10.1%。


不仅利润增速继续跑赢营收,而且两项指标的增速与2017年比都有明显提高:营收高了2.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高了3.2个百分点。


从进口胶印机数量看去产能的漫长和复杂


看上去,印刷圈的回暖势头不仅在延续,还在加速。问题是:数据层面的持续向好,似乎无法完全化解圈内老板心中的焦虑。


前几天,一位在深圳搞印刷的老板来电感慨,身边的不少同行都处于勉力维持的境地:要进进不得,赚钱不容易;要退退不得,想卖卖不掉,想关关不了。


他自己的工厂以商业宣传品和画册图书印刷为主,状态也今非昔比:前些年也不好做,但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这一两年,已经滑落到盈亏平衡点上下。


谈及原因,除了合版厂对商业印刷业务的分流,以及艺术品市场趋冷带来的画册出版减量,这位老板还特别提到了一点:印刷机持续不断的效率提升,带来的产能扩张和竞争压力。


他举例说,有一家厂商推出一款紧凑型胶印机,在比对开机只增加30%左右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全开印刷,效率翻番,企业要不要投资便成了问题。


买吧,市场上已经产能过剩;可要自己不买,别人先下手了,便有可能在竞争中失去优势。


这位老板的困惑,实际上说出了很多圈内老板都面临的共同问题。那就是,但凡是搞印刷的,基本都有一个——设备投资依赖症


十几年前,三好同学刚入行时,便常听圈里的老板说:印刷厂的竞争无非是质量、价格和交期。


这话自然很有道理。想想就明白:客户给印刷厂下订单,价格一样,有谁不希望质量好点,交活快点?质量、交期差不多,有谁不希望价格更低一些?


后来,在圈里混久了才知道:质量、价格、交期并非是所有商业竞争的核心,而是与印刷业加工服务业的特性紧密相连。


由于印刷厂做的是加工服务,没有自己的产品,各家能提供的服务本质上差不多,因而就很难像产品型企业一样,从产品创新上做文章,能拼的大体就只有:质量好点、价格低点、交期快点、服务贴心一点。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思维的跨界渗透,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印刷圈的玩法逐渐丰富,但质量、价格、交期,仍是同类印刷厂之间竞争的基本要素。


可印刷厂的质量、价格、交期又取决于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支撑起了印刷厂在这三个方面的竞争力?


在圈内打拼多年,相信很多人脱口而出的会是同样两个字:设备。


道理很简单:设备好坏直接决定印刷生产的质量、效率,而效率高低又会影响成本、价格,决定交期。


所以,最近二三十年,圈内大企业越来越多,老板们的基本套路却差别不大:在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锁定赛道后,拼的还是质量、价格和交期。


问题是:在印刷厂投资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设备商为了维持市场竞争力,也会持续不断地对设备进行升级。这就会导致:除非一项技术逼近发展极限,否则印刷厂对设备的投资就是无止境的。因为为了保持竞争力,头部企业会倾向于选择更具质量与效率优势的新型设备。


由于印刷机是耐用设备,头部企业持续的设备更新,又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市场上的二手机数量大大增加,进而行业进入门槛被拉低,为后来者的加入创造条件。


对实力相对较弱的初创期老板而言,二手设备虽然效率、质量没有办法与新设备比,但购买成本低,因而有可能在价格方面获取竞争优势,以低价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很多大老板在抱怨低端产能过剩的同时,自己其实也在为行业产能的累积“添砖加瓦”。可以确信的是,除非迫不得已,几乎没有老板会把淘汰设备砸烂卖废铁,而会将其投入二手机市场,以收回残余价值。


一方面是高质量、高效率的新机型装机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低成本二手机数量也在增长。一个自然而然、显而易见的后果便是:市场上的印刷产能加速累积。


在成长性良好的市场中,新增产能有可能被增量业务所消化。但一旦市场陷入停滞或设备存量达到一定的临界点,产能过剩的问题便会凸显。


有人可能要问了:产能过剩,难道老板们不会收紧投资么?从长期来说,或许是这样的。但在三好同学看来,在短期内,产能过剩反倒有可能促进产能的进一步增加。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产能过剩的市场中,老板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要在激烈的市场比拼中胜出,就需要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引进新型、高端设备是有效手段之一。由此产生的二手机增量,又会形成一个新的产能增加循环。


近20年进口了多少胶印机?


如此说来,对过度依靠设备能力来确立市场竞争优势的印刷圈来说,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与设备升级,以及由此引发的产能累积循环,似乎很难避免。


或许,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印刷厂老板一边自嘲在给设备厂打工,一边还是在不停地买设备。


说了这么多,印刷圈这么多年到底买了多少设备,花了多少钱呢?印刷设备种类繁多,型号不一,一一都说没法做得到。三好同学只能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印刷设备——胶印机,试着来扒一扒。而且,还只扒到了进口量。


不过,这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在国内印刷圈,至少到目前为止,胶印还是最主流的印刷工艺,而咱们的高端胶印机又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这些年,印刷圈到底买了多少进口胶印机呢?先说总数,1998-2017年20年间,咱们一共进口胶印机22709台,累计进口额达139.20亿美元,按历年平均汇率,约合人民币1010.47亿元。


从数量来看,2003年进口的胶印机最多,达到1483台;1998年最少,为563台。在这20年间,胶印机进口有两个高峰:一个是2001-2008年,胶印机进口量连续8年保持在1000台以上;另一个是2010-2014年,连续5年保持在1000台以上。


如果说,第一个高潮的出现受益于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深化、制造业的崛起和印刷业的繁荣。第二个高潮的到来,则多少有些奇怪。因为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中,增长并不乐观。


1998-2017年我国胶印机进口量情况(单位:台)


从进口金额来看,这种感觉会更强烈。在这20年间,进口金额最高的四个年份依次是:2011年,11.11亿美元;2010年,10.89亿美元;2012年,10.08亿美元;2013年,9.77亿美元,全部集中在2010-2013年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消的这段时间。


大体上是从2013年开始,以福州千帆等多家大型企业破产倒闭为标志,印刷圈景气度明显下降。


也就是说,在一波史无前例的投资高潮后,印刷圈迎来了一轮十分少见的深度调整。


1998-2017年我国胶印机进口金额情况(单位:亿美元)


为什么胶印机进口量有两个基本比肩的高峰,而进口金额只有一个高峰?


这是因为:进口单价在走高。1998-2017年,进口胶印机的平均价格为61.30万美元(到岸价,而非印刷厂的到手价)。其中,进口金额最高的2011年前后,恰好也是进口单价的峰值:2012年最高,为85.57万美元;2011年次之,为81.45万美元。


1998-2017年我国进口胶印机平均价格情况(单位:万美元)


这些数据是从哪来的?三好同学一点一点扒出来的。直接出处主要是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历年发布的相关报告,有少数年份来自《印刷技术》等业内媒体的报道,数据的初始来源则是国家海关总署。


20年,进口22709台胶印机,到底多不多。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这还不是国内胶印机存量的全部。因为还有不少设备没有被统计,比如:1998年之前进口的胶印机,通过各种渠道进口的二手机,以及数量可观的国产胶印机。


没有纳入统计的设备不好说,20年进口了这么多胶印机,在行业中形成了多少累积产能呢?准确的数字很难讲,但不妨做个估算:假设在满产情况下,每台胶印机每年能实现2000万元的产值,则22709台机器的累积产能就是约4542亿元。


这个数字怎么样?大概七八年前,三好同学见过一个数据:在我国印刷业主流印刷工艺的应用中,胶印位居首位,占比约42%。


假如这一比例保持不变,以2016年我国印刷总产值11544.75亿元推算,胶印的年产值就是约4849亿元。


乍看上去,产能与需求之间还有缺口,但正如前面已经说过的,这20年间进口的22709台胶印机肯定不是市场存量的全部。假设市场上的其他胶印机每年还有1000亿元的产能(这个估算应该不算夸张),胶印产能就会存在相当比例的过剩。


当然了,以上种种数据都是假设基础上的推算,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无论如何,从进口情况看,我国胶印产能的累积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只不过,这些产能是在20年间一点一点散布到广袤国土上的,且其中相当部分被快速增加的印刷需求所消化。因而,对具体企业而言,身边的印刷机在增加,竞争却不一定会立马白热化。


而整个印刷圈之所以在2013年前后,对行业景气度下降基本形成共识,或许是因为遭遇了双重因素的叠加:


一是2010-2014年的进口高峰大大增加了产能供给,5年引进6548台胶印机,按年均满产产值2000万元推算,大致形成了1300亿元的新增产能;


二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印刷总产值的增长在减速。2013-2016年,我国印刷总产值累计只增长了1200多亿元。


对印刷圈来说,产能由不足到过剩是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慢慢形成的。在可预期的范围内,去产能也必然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安全 智能 高效
13年行业经验 业务覆盖全国
热线电话:4006-110-166
座机号 :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