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二维码,“智慧工地”安全责任事件零记录
【快印客导读】随着去年浦东世博园区二次开发建设深入,这里在建工地达39个,各类务工人员达2万余人,光宿舍楼就有48处。不少人印象里工地往往是各类案件高发的“复杂区域”:物资杂乱无章,人员流动频繁,安全隐患重重。但是,自从有了用上了二维码,这里就变成了智慧工地,在智慧的管理下,没有发生任何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中午时分,位于世博园A片区的新开发银行工地门前的雪野路、高科西路口,多名用餐结束的工人等绿灯放行时穿过马路,排队刷卡进入工地。安全制度执行不能有一点松懈:此前有工人嫌刷卡麻烦欲“闯关”,结果当值保安和工人都被追责。
这里和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工地截然不同:工地整洁有序,每个部件都有二维码,能扫出来源、用途和安全须知;中央一块大屏幕,工人们每天开工前“刷脸”进行安全教育……
如今,浦东世博园区39个工地上,这一情况截然不同:经过半年多的持续管理,工地报警类警情同比下降43.9%,其中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66.7%,工地火灾事故、重大案事件保持零记录。
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智慧互联带来双赢效应
“整个2018年,我们工地只拨过一起110。”上海建工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项目部经理朱莉莉告诉记者,在公安部门指导下,他们采购和安装了一系列智能安防设备:视频监控系统覆盖整个工地,连塔吊上也安装了摄像头,24小时值班的工作人员实时关注工地安全情况;集成人脸识别系统改变了过去安全教育的模式,每天开工前工人“刷脸”学习当天的工作安全要点;工地里几乎无所不在的二维码,微信一扫就能看到安全注意事项;智能监控设备不仅能自动识别进出车辆,一旦有人进入工地未带安全帽,就会发出警报。如今,越来越多的工地主动使用这些智慧设备,宋城演艺项目部近日就在公安指导下对建设区域进行“智慧工地”改造,和公安共享数据。
视频监控系统渐成工地的“标配“
这一改造投入不菲,企业为何乐此不疲?“虽然这些设备有一定投入,但对整体工作是‘降本增效’——管理成本大幅下降,管理效能大幅提升。”一家工地负责人举例告诉记者:曾有分包商的施工队负责人跑路造成欠薪,总包方先垫资再追责:“过去很难举证这些工人做了多少事、该支付多少薪酬,现在智能数据信息一管到底,该支付多少追究多少一目了然。”
与企业”智慧互联”同样为公安工作带来便利。“探头设置的位置、方向等各类标准都是公安部门指导工地方设置的,很多数据信息也能为公安工作服务。” 世博园区公安处副处长俞元冲告诉记者,去年辖区曾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因沿线工地摄像探头设置方位标准,清晰地拍到嫌疑人的踪影,为破案提供了关键线索。
这样的合作正在走向纵深。如今世博园区公安处正指导辖区工地开展“延伸管理”,对工地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点自主管理和巡逻。成为“志愿者”的工人们,对“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有了截然不同的体会。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过去我们想到法律就是打官司,其实这个观念要变:我们走路是交通法,吃饭是食品安全法,开工是安全生产法——法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