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旅游”为文旅行业发展带来新机
在当代,游客的出行愿望呈现多元需求,景区以满足需求为中心进行目的地管理和营销,持续推出多元方案,其中,“互联网+”不啻为众望所归的优化手段。“互联网+旅游”的新风口在哪儿?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怎样把握?业界仍在迫切寻求答案。
提质增效 “互联网+旅游”怎样理解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定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5个基本原则、8项重点任务。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十四五”规划则在《数字化应用场景》专栏中明确了“智慧文旅”建设内容。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一再得到政策加持,“互联网+旅游”前景被业内看好。
近年来,各地发力智慧旅游建设的确产生一定成效,不少景区的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云旅游”从受新冠肺炎疫情倒逼转为主动出击,也发展出一些新业态。但旅游各个环节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也在反复提醒业界:乘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东风,提质增量,让“互联网+旅游”脱虚向实,真正产生倍增效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需要准确把握“互联网+旅游”发展方向,主动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打通数据孤岛;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引导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发专门的应用程序和界面;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
目前,各地加速推进“互联网+旅游”,旅游目的地打出智慧旅游、数字化、“云旅游”等营销概念,游客更加期待技术和服务的创新。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增设线上平台与移动应用,实现预约、导览、线上体验等功能,目前还需更多突破。
“目前,文旅产业给游客提供的服务体验环节中,缺乏相对有效的分析管理和优化工具。而在线预约,是达到量化、精细管理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手段。通过将用户、用户行为数字化,才能知道怎样保障用户基本利益,怎样设计更好的用户体验流程,怎么优化服务环节,才能将景区动态变化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游客,让游客有合理的预期。”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需要形成快速反应的能力,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促进供需精准匹配,优化游客体验。美团在助力“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方面已经有诸多探索,包括信息、服务、安全管理以及超级团购、直播预售等新营销模式,发挥互联网优势,支持旅游服务和产品的快速迭代与升级。
内容和服务是旅游行业的根本。以景德镇浮梁县为例,李默妍分析,浮梁瓷茶文化与生活场景通过数字技术迁移至网易大型游戏《逆水寒》只是开始。后续的特色线路打造、特色产品设计营销、衍生品开发等是长期过程。类似历史沉淀丰厚的地区,结合现代元素提炼,服务的提升是文旅新消费、新模式、新动能的根本。在此基础上,不同平台的流量注入,才能完成产业转化。
总而言之,“互联网+旅游”正在发展中,亟待完善架构和细节。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需要政策及时引导,提示行业理性投入。正如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近日联合发布的《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报告(2021)》所倡导的,培育“互联网+”新主体,构建智慧旅游新格局。要培育更加广泛的消费基础,未来的“互联网+旅游”属于为游客创造美好生活和消费场景的数字技术服务商;要建设面向未来的市场主体,加强科技、文化和旅游企业的深度融合;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定期评估互联网和数字化对旅游业的影响。